民生跟着“民声”走

来源:作者:时间:2021-07-20 11:32

城镇新增就业10.9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

老旧小区改造一期工程的197个老旧小区已全部改造完成,二期工程的258个小区即将动工。

在全省率先将外出农民工和外来就业创业人员全部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

……

民生跟着“民声”走。2018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一大批惠民政策举措紧锣密鼓、落地生根,22项重点民心工程扎实推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宜居宜业,让居民幸福指数大提高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千家万户的小事就是党委、政府牵挂的大事。

因规划建设年代早,加之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年久失修,老旧小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线老化、道路破损、楼体墙皮脱落、配套设施残缺等诸多问题,不仅给居民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整体形象。

基于此,在2017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18年我市将197个老旧小区列入一期改造范围,并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扎实推进。按照“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的工作标准,深入推行“4321”工作机制,在老旧小区整体改造提升中做到“四个同步”,即公用设施改造、基础设施改造、安全设施改造、创建文明城市有关设施设置与老旧小区整体改造同步实施;坚持“三个统一”,即统一设计、统一监理、统一由居民代表监督质量;落实“两个理念”,即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理念、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建立好一个机制,即建立健全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真正让居民满意。

从2018年8月份开始到国庆节前,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197个老旧小区全部旧貌换新颜:下水管网全面疏通,补植了绿化,主道路浇筑成水泥路面,墙体进行了粉刷……正如文庙小区居民王秀琴所说:“把咱的破房子变成了好房子,把脏乱差的环境变得干净整洁靓丽,让老百姓真真正正得实惠,大伙儿念党恩、知党情。”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民生的源头活水。

对市民而言,“有尊严地生活”,基础就是要有充足的就业岗位、宽松的创业环境,确保劳有所得。针对百姓“饭碗”问题,市委、市政府时刻挂在心上:在全省率先实施创业担保贷款互通式担保方式,率先免除了创业担保贷款的房屋抵押评估费,率先建立担保机构与合作银行分比例共同承担贷款逾期风险的机制;连续三年举办高校毕业就业市场;职业技能培训向更多领域延伸……回首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10.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1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3%以内;职业技能培训完成任务数的112%。就业的春风吹进千家万户,温暖着越来越多的沧州人。

与此同时,一条加速上行的“民生曲线”也越发清晰,奏响了“为民担当,风雨可度”的和谐乐章。

--中心城区新建7家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了80%以上的城市街道,并建立了全市经济困难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服务补贴制度,已累计为1560人发放服务补贴资金24.186万元。

--惠民菜市场、维明路菜市场、千童菜市场、铁东菜市场、四合菜市场5家菜市场已经完成高标准升级改造;富强、冀沧果品、北大道、石化、富园、道东6家菜市场已经按照消防安全标准完成改造。